生物手段应对登革热 记者探访巴西“蚊子工厂”

小编

据巴西卫生部最新数据,2024年巴西登革热病例已超390万,死亡1888人,死亡人数突破历史新高。巴西卫生部在里约热内卢建立了一座“蚊子工厂”。在这里,携带一种特殊细菌的蚊子被培育出来,以阻止登革热等病毒的传播。

生物手段应对登革热 记者探访巴西“蚊子工厂”
(图侵删)

里约热内卢市公共卫生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在将一批特殊的蚊子放飞至自然环境中。这些蚊子携带一种叫沃尔巴克氏菌的细菌,存在于自然界60%的昆虫体内,研究发现沃尔巴克氏菌可以阻止登革热等病毒在蚊子体内的复制。

总台记者 冯丽:带有特定细菌的蚊子就在里约热内卢的这一家“蚊子工厂”中被批量地生产出来,每年这里可以生产大约5亿只蚊子,随后这些蚊子将会被他们释放到自然环境中,通过自然繁殖逐步替代携带病毒的蚊子。

携带沃尔巴克氏菌的蚊子叮咬登革热患者不会被感染,这种细菌可通过遗传在蚊子种群中实现快速传播,从而减少登革热、寨卡、奇昆古尼亚等蚊媒病毒的载体数量。项目负责人表示,沃尔巴克氏菌不会感染人类和哺乳动物,成本低并且可在短时间内取代地区蚊子种群。

“蚊子工厂”项目负责人 加布里埃·西尔维斯特列:沃尔巴克氏菌蚊子项目用来配合其他现有灭蚊措施,它并不是一种治理方式,而是一种预防措施,因此并不能解决正在爆发中的疫情。但如果一座城市正处于疫情高峰,是释放沃尔巴克氏菌蚊子的最佳时机,效果在两年后可以看到。

2015年,巴西率先在里约州尼泰罗伊市投放沃尔巴克氏菌蚊子,2021年该市登革热病例下降70%,奇昆古尼亚和寨卡病例分别下降60%和40%,2023年登革热病例下降达90%。2024年巴西爆发新一波登革热疫情,尼泰罗伊市仅有1314人感染。

目前,巴西计划扩大沃尔巴克氏菌蚊子投放范围,目标是10年内覆盖巴西1/3人口。与此同时,里约热内卢市还在城市水域中投放孔雀鱼,吞食水域中的蚊子幼虫。孔雀鱼体型小巧、对高温、水污染具备适应能力。结合喷洒灭蚊剂,多种方式组合应对登革热疫情。

里约热内卢市公共卫生监控协调负责人 拉菲艾尔·皮涅罗:登革热传播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手段,以便最大限度控制蚊子的侵扰。通过我们开展的行动,我们注意到登革热疫情正在进入可控水平。

河北省唐山市发布雷暴大风黄色预警_1

锦绣云岭|一支鲜花涌春潮

河北省蠡县发布雷电黄色预警_2

预计停水7小时!今晚开始,株洲这些路段的用户请提前备水

龙岩中心城市南部新城(龙岩高新区)新能源智造产业园项目有序推进

前11月全国新增税费优惠超1.8万亿

Apple Store零售店落户上海静安区 南京西路商圈建多元品牌矩阵

首儿所精神心理科月底开诊 专家提示三点助青少年抑郁症早发现

跨昼夜、多课目实战训练 看舰艇编队如何犁波耕浪?

江苏省建湖县发布大雾黄色预警_2

黎以停火协议批准后 以军再次向贝鲁特南郊居民发布撤离令

“乡愁湘韵”湖南省摄影艺术展览开展 展现“湘戏”精彩

生物手段应对登革热 记者探访巴西“蚊子工厂”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梦琪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